学科简介

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简介

  • 发布:
  • 发布时间:2024-09-24
  • 点击量: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代码:050211学位类型:学术型学位 授权级别:硕士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是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于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语言理论基础、开阔学术视野和独立科研能力的高层次外语研究人才,毕业生能够胜任高等院校教学、学术研究、外事工作及相关管理等岗位。

学科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实行2-6年的弹性学制。设有现代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应用翻译理论、外语教学理论与研究三个研究方向,依托语言学研究中心、翻译学研究中心、脑认知与语言科学研究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教师职业发展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开展教学科研工作。

学科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导师队伍,现有导师10人,均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和特聘教授4人,副教授5人,讲师1人。近五年,学科团队在科研方面成果丰硕,发表权威及核心期刊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20余部,承担国家级、教育部及省社科等科研项目10余项,教学研究成果荣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学科团队入选首届“英国365集团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多位导师获评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青岛市拔尖人才及英国365集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本学科形成了语言学跨学科研究和应用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两大特色方向,开设的特色课程涵盖外国语言学理论、外国语言学研究方法、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二语习得、语料库语言学、自然语言处理;翻译学概论、翻译研究方法、中国文化对外译介与传播、汉学家翻译研究等前沿领域。

本学科教学科研条件优越,建有机辅翻译实验室、同声传译实验室等先进教学设施。在国际合作方面,与英国、美国等国家多所知名高校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并聘请格拉斯哥大学、同济大学、西南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资深教授担任学科发展顾问、客座/兼职教授,为研究生提供了开阔的学术视野。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本学位点已成功培养19届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广泛就职于政府部门、高等院校、中小学教育机构、金融机构等单位,其扎实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养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近五年毕业生有5人成功考取中山大学、中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吉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


英语语言文学

代码:050201 学位类型:学术型学位 授权级别:硕士

 

     英国365集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于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本专业拥有一支学术造诣深厚、治学严谨、开拓创新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7人,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5名,助理教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6名,全部教师具有博士学位。2023年,本学科导师团队获得“英国365集团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称号。2024年,王薇教授领衔的外国文学团队入选“青岛市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团队”。

 

      本学科研究方向为当代美国小说、数字人文、哲学化诗学、文体学研究等,尤为重视文学研究的前沿性接受和应用性创新,密切关注文学研究界热点和动态,近年来发表权威、核心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等20余部,主持、参与国家、教育部等科研项目10余项,研究成果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其中,英美现当代小说、西方诗歌诗学研究等领域在国内具有明显优势。上述科研成果展现了本学科的研究特色,体现了本学科的科研实绩。

 

      本学科以当代英美文学和文化为教学重点,开设的特色课程有数字人文研究、文化研究、新世纪美国小说、当代西方诗歌诗学等,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理论学习与批判实践,致力于提升学生的文学领悟力、鉴赏力、批评力与创造力,着力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独立研究能力和开拓精神的高级外语专门人才,对历史、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基础性研究和中外文明的融通互鉴具有重要意义。

 

      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具有民主、科学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在专业上,要求学生具有比较全面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及听说读写译能力;熟知英美文学的主要流派及主要作家的代表作品,掌握文学批评的理论和方法,具有分析、批评文学作品的专业能力;了解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及发展动态,具有运用语言学理论解释、分析、批评语言现象的能力;掌握文史哲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掌握一门第二外国语,并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日语语言文学

代码:050205 学位类型:学术型学位 授权级别:硕士

 

     英国365集团日语语言文学学科自2004年起开始招收“日语语言学”“日本文学”“国别与区域研究”三个专业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具有“日本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在2007年被山东省教育委员会评为山东省日语专业唯一的“十一五”日语语言文学重点学科。日语系现有教师13人。其中副教授6人,博士学位获得者3人,硕士生导师7人。另外,还有日籍外教1人,日本及国内客座教授2人。目前日语语言文学学科导师为副教授3人,校外合作导师教授1人。授课教师均为日语语言学、日本文学和国别区域研究方向的博士、硕士,师资队伍教学经验丰富,都具有国外留学经历。与日本山口县立大学、东亚大学等高校建立留学交流关系。


 

亚非语言文学

代码:050210 学位类型:学术型学位 授权级别:硕士

 

亚非语言文学(朝鲜语)于201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前身是2007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朝鲜语)。

 亚非语言文学(朝鲜语)培养具有坚实宽厚的朝鲜(韩)语语言学和文学及应用语言学理论基础和系统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跨学科科学思维能力、广阔的国际视野和较强综合实践能力、能从事教学、科研、外事、管理以及其他与本学科相关工作的高级朝鲜(韩)语人才。

 本学科现设有朝鲜(韩国)语语言学和朝鲜(韩国)文学二个研究方向。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允许修业年限为2-6年。

 本学科拥有一支由成就卓著的学术骨干组成的师资队伍,教师队伍的年龄层次、学历层次、职称结构分布较合理。学科现有专职教师12人,包括11名博士,1名在读博士。其中硕士生导师5人,副教授2人。本学科师资专业方向全面,教师研究方向广泛,涵盖韩国语语言学、朝鲜-韩国现当代文学、国别与区域、韩国现代诗歌、中韩女性文学、文学翻译等,重视文学语言研究的前沿性,保证了课程方面的全面性。另外学科常年聘请1名韩国籍教师担任本科或研究生教学工作。且部分教师担任国内外专业学会的理事等职务。

本学科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强。近年来,朝鲜语教学系教师频繁活跃于国内外学术论坛,在国内外出版社陆续出版多数著作、词典、教材,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多数论文。目前朝鲜语教学系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五项、韩国文学翻译院项目一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两项,校级教研项目多项。



 

德语语言文学

 

代码:050204;学位类型:学术型学位;授权级别:硕士


德语语言文学专业于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是山东省政府和德国巴伐利亚洲政府教育合作项目,2004年起招收“跨文化交际学”“德语文学”“德语语言学”“跨文化翻译学”四个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2021年起增加“区域国别研究方向”,与德国拜罗伊特大学、慕尼黑应用语言大学合作培养,学生在国内修满2-3个学期后,按照学业成绩派往拜罗伊特大学或慕尼黑应用语言大学研修1-2个学期,由欧盟Erasmus+项目或德国巴伐利亚洲政府提供5个月全额奖学金。

本学科现有专职教师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具有博士学位者5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5人,另外聘有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专家1人,德国荣誉教授3人,客座教授5人,兼职教授2人。导师中1人兼任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外国语言文学类教指委德分委委员、山东省非通用外国语种类专业教指委主任委员,1人获聘山东省外事翻译专家,3人次获得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山东省教学比赛获奖教师等荣誉称号或奖励。近5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国家自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山东省社科重大委托项目1项、教育部或山东省等省部级教研科研项目11项,出版专著译著7部、主编或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或国家重大委托项目系列教材7册,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青岛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各1项,教学成果获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次、校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次、一等奖2次。

二十一年来,本专业共培养了19届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养广受用人单位认可,其中在教育系统从事德语教学的比例高达60%,15%左右的毕业生在中德交流机构如德国巴伐利亚洲中国代表处和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等工作,其余约25%在宝马、奔驰、大众、西门子等中德合资企业或德国企业中任职。

友情链接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宁夏路308号浮山校区博文楼 邮编:266071 联系电话:0532-85952937

365上市公司(英国)集团-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英国365集团官方微信
Baidu
sogou